东莞南博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鸿福西路8号东江之星商业中心18栋601-602
服务热线:0769-22990345 22652256
译员应聘邮箱:hr@gdnanbo.cn
当今的中国,是个翻译大国,也是个文学翻译的大国。在20世纪,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中,一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并汇入世界总体格局的进程中,也一直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这么一个颇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对象,已有不少的论述与研究。不过,似乎还没有人从翻译家的性别角度去关注过这一对象。
中国大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一代代翻译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如林纾、严复、鲁迅、曹靖华、傅雷、朱生豪、巴金、查良铮、叶君健、草婴等,个个都是男性。回首20世纪,能够马上出现在脑海中的老一辈著名翻译家,男性的起码有好几十位,而女性似乎只有常被误以为是三姐妹的三杨:杨绛、杨必和杨苡,另加一个罗玉君。
中国长期以来男翻译家几乎独挑重担而女翻译家屈指可数的原因,是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的结果。中国历代女性几乎被完全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女性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并逐步发展到男女基本上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绝大部分女性出了校门后,其人生的重心在家庭而不在社会。这种情形在文学翻译界的直接反映,便是少有女性从事翻译工作。
然而,事情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20世纪的后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激增,而且持续至今外语人才供不应求。如今的高等院校,几乎家家都有外语系,稍大点的就成立外语学院。从80年代开始,外语院系中就以女生居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以某著名大学的外国语学院为例,该院近年入学新生的男女比例都是一比四到一比三之间。该院某系近年已成功培养出7名博士,其中仅有1名为男性;目前在读博士生9名,男性有3名;令人惊讶的是,该系几年前有一次入学新生为清一色的女性!从全国范围来看,少有男生在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超过该院的外语院系,一般外语院系都低于,甚至大大低于这一比例。总的来说,越是非名牌高等院校的外语院系,其男生在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就越少。越是小语种,其男生在学生总人数中的比例也越少。一个好几十人的班里,就那么一两个或三四个男生,成了极少数,显得灰溜溜的,好可怜!有时,这成了男生学习不好的直接原因,仿佛男生选学外语选错了专业,进外语院系进错了地方。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又直接导致外语院系教师队伍中新生力量性别比例的变化和失衡,尤其是一些近年新建外语院系中,往往都是以女性教师居多,甚至占绝对多数。
再从最近举行的国内一著名文学翻译奖的情况来看。今年该奖参与面较广,吸引了全国七十多所高校和其他单位近千名中青年译者参加。寄来翻译征文的译者中,男性占23%,在最后的获奖者中,男性占33%。这些中青年译者有可能是未来一代翻译家的组成部分。
国内以出版优秀外国文学图书著称的一家出版社近年来每年都从前来应聘的高校外语院系各级毕业生中挑选编辑,尽管该社很希望多进几个男生,但往往事与愿违,近两年尽管每年都有好几十人来报名应聘,可应聘者中几乎都是女性,所以也只好都进女性毕业生来当编辑了。
从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来看,非外语专业出身而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并取得显著成就者,只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以往,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许多编辑同时都是译著颇丰的翻译家,如今他们都或已是老者,或已离开人世。当今出版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已使编辑工作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编辑一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翻译而成为新一代的出色的翻译家了。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人更加集中在外语院系的师生中。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外语院系的各级学生已经是女性占绝大多数,外语院系的教师队伍也正在朝此相同的方向发展,而未来的一代,甚至几代翻译家将主要从他们当中产生。因此,在中国文学翻译界,女性翻译家将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很可能出现性别比例大逆转:即由以往的男性翻译家一统天下的极端,走向由女性翻译家占多数。
为什么会出现学外语继而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男性越来越少的现象呢?原因可找出不少,比如,从性别特征和社会发展来看,与男性相比,更多的女性在成年后仍然保持着浪漫和幻想的天性,而更多的男性则愿意去直接面对社会实际。不过,关键原因,恐怕还在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日益商品化,而在商品化社会中,经济几乎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价值尺度。尽管在1949年后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男女平等,但时至今日,对男女在家庭中的作用的期待,中国社会中的主导意识,仍然要由男性来担负起经济上的主要责任。(这是否也是封建思想在作怪?)从功利化、实用化的角度看,外语仅仅是一门工具,学其他专业的同时在外语上用点功,外语能应付生活、工作所需就足够了。完全靠外语吃饭,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并不多,可供选择的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几乎没有。搞文学翻译,既费时费力又不讨好,收入又低,当今的中国恐怕没有人可以光靠正经地翻译文学作品所得的稿费养家糊口。(而在80年代初,大家都是低收入且差距很小,能翻译一两本书出版拿稿费的人,在周围人的眼里可算个小富翁了。)翻译作品在绝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各种考核和职称评定中都不算成果。而学其他更实用的理、工科的专业,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就多得多,只要有足够的能力,赚大钱的机会多的是,而将来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改行时也更容易。
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大部分男性青少年即使有爱学外语并对文学翻译感兴趣的,也只好作罢了。其实,女性青年中愿意从事文学翻译的,恐怕也非越来越多。
关键字:中国文学,翻译,界,性别,比例,大,逆转,当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