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南博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鸿福西路8号东江之星商业中心18栋601-602
服务热线:0769-22990345 22652256
译员应聘邮箱:hr@gdnanbo.cn
“什么语?你能不能再说一遍?”牟林记不清第几次听到这样的疑问了,他最初的憧憬与优越感就是被这些貌似匪夷所思的疑惑渐渐打磨掉的。好几回,别人就像是在听一个笑话似地听他从嘴里吐出“斯瓦希里语”。
算上牟林,整个斯瓦希里语专业只有16个学生,而且每4年才招一届,这是牟林们来到北外后才知道的。主动填报的、被调剂的,有兴趣的、不愿意学的,几乎一半对一半。平日走在校园或是参加学生活动,相比来自德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专业的学生,牟林显得另类而孤单。每一次,他都要费很大工夫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专业——“我怎么来了这里?我究竟为啥要学这门语言?”对斯瓦希里语有了更多了解的牟林发现,这个专业的前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系里的年轻教师对这拨抱怨斯瓦希里语的年轻人很看不懂,“你们念的是全国最轻松的一个专业,毕业时会有大把的工作机会找到你头上,干嘛垂头丧气?”斯语确实不难学,就跟学拼音差不多,可将来在国内找工作,斯瓦希里语管啥用呢?牟林开始困惑起来。
“斯瓦希里语专业曾经辉煌过!”系里的老教授很喜欢用这样的故事鼓励大家: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北外每年招收两个斯语班,每班20人。当时,我国特别重视与非洲兄弟的关系,北外的斯语毕业生大多去了我国驻非洲当地的大使馆。此后到1970年代兴建坦赞铁路,斯瓦希里语一度可被算作比较热门的语言……然而,牟林从师兄师姐那里了解到,如今肯尼亚、赞比亚等国家同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外交系统已连续几届未在斯语专业招收毕业生了。